北京最好吃的10种小吃,你吃过几种?
豆面糕,又名驴滚,是北京古老的小吃品种之一。 其原料是黄米粉,加水蒸熟。 搅拌时,加一点水,使其更软。 另外,将黄豆炒熟,卷成面条。 制作时,将蒸黄的米粉外面沾上黄豆粉,擀成片,然后铺上红豆沙馅(也可以用红糖),卷起来,切成小块。约100克,撒上白糖。 制作时,要求馅擀得均匀,层次清晰,外观呈黄色。 其特点是香、甜、粘,有浓郁的黄豆粉香气。
豆粉糕以黄豆粉为主要原料,故称豆粉糕。 但为什么又叫“驴滚”呢? 似乎是一个比喻。 做好后,用黄豆面卷起来。 其形似真驴在乡间打滚,扬起尘土,故名。 就连前辈们也对此表示怀疑。 《盐都小吃杂颂》云:“红糖水馅巧妙排列,黄面埋入豆团里,为何叫‘驴滚’? 称其为近乎幽默”。 上面还写着:“黄豆粘在米上,蒸熟后,裹上红糖水馅,卷在炸豆面里,摆盘上卖,名曰‘驴滚’,真是不可思议。” ”。 可见,“滚驴”这个名字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。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雅名和俗名,却不知道它的正名。 现在各种小吃店常年供应,但大多不再用黄米粉,而是用糯米粉。 由于黄豆粉面是在外面卷起来的,所以颜色仍呈黄色,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小吃。
2 爱窝窝
爱窝窝是北京的传统小吃。 每年农历新年前后,北京的小吃店都会供应这种品种,并销售到夏末秋初。 所以,艾窝窝也是春秋品种,现在一年四季都有。 爱窝窝历史悠久。 明万历年间太监刘若愚在《酒中志》中说:“以糯米夹芝麻,做凉糕,丸子、馅儿做成窝窝,即古语”。 ‘布洛迦’。”
可见,这种食品是将糯米洗净、泡软,然后上笼蒸熟,晾凉,揉匀,掰成小块,压成圆皮,用包子包起来。桃仁、芝麻、瓜子、青梅、金糕、白糖。 混入馅中,在明朝万历年间成为一种食品,称为“窝窝”。 但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爱窝窝呢? 清代李光庭的《解异》一书中有解释。 因为有一个皇帝很喜欢吃这种窝窝。 当他想吃或者想吃的时候,他就命令:“我爱哇哇。” 后来这种食物传入民间,普通人不能也不敢说“鱼”字。 因此,“罗伊”一词被省略,称为“爱窝窝”。 这种小吃在明代就传入民间。 明代《金瓶梅》记载,艾窝窝是当时流行的美食之一。
爱窝窝外壳所用的糯米已经蒸熟,馅料也提前用桃仁、瓜仁、芝麻、糖炒熟,做好后就可以吃了。 故《盐都小吃杂颂》云:“将白粉糯米放入蒸笼内,将什锦馅料与粉面拌匀,如汤圆,不用煮。清真者谓之。”爱窝窝。” 还写着:“爱窝窝,回到别人所在的地方去吧。出售的食品之一是蒸得很烂的糯米,冷了之后包上各种馅料,用面粉擀成圆形。根据价格的不同而有所不同,并且可以冷食。”
3颗糖果
糖之锅是北京著名小吃,深受中外食客特别是女性食客的喜爱。
糖之果以山药、大枣为主料,辅以青梅、桃仁、瓜仁等。 新鲜山药营养丰富,含有蛋白质、精纤维、维生素等成分。 它是一种传统中药。 中医认为,山药性温、味甘、无毒,入脾、肺、肾经。 具有固精、润肺的作用。 大枣是中药和民间医学中常用的滋补品。 每100克干枣含糖63-76.3克,还含有蛋白质、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。 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类新鲜水果之首,每100克鲜枣肉含量为300-600毫克,人体平均利用率为86.3%。 中医认为,枣肉味甘,性温。 具有补脾和胃、益气生津的作用。 可治疗脾胃虚弱、气血不足、营养与健康不相容、贫血、心悸、烦躁多梦等病症。 卷果的主要原料是山药和大枣,是名副其实的药膳。
制法:山药1500克去皮切碎,大枣500克去核,果切小块。 将两种材料混合均匀,加少许水和面粉,搅拌均匀,用油纸包住混合好的材料,即可食用。 蒸5分钟; 准备一块消毒干净的豆包布,将蒸好的材料趁热放在布上,擀成长三角形,冷却后切成小指粗的块,放入70%热油锅中,炸时取出直到变成棕色; 锅中加入油、水、桂花、白糖,小火煮至糖浆状,将炸好的卷倒入人中,沾上糖汁,撒上白芝麻和白糖,软糯香甜,非常美味。 由于其滋补功效,在南来顺酒家就餐的食客们经常点它,也成为了酒店的著名小吃之一。
4块姜丝牛排
从名字就可以看出,姜丝排里含有新鲜的生姜,所以吃起来有明显的鲜姜味。
其做法是将鲜姜去皮,捣成细粉,在面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明矾粉,放入盆中,用冷水和成面团。 另一种方法是将面团加水和匀,放在擀面机上擀五六次,直至面片均匀光滑,然后在面片上撒上细淀粉面,折成长条,切成长条状。用刀切成2宽度。 5厘米长,将两小块叠在一起,中间切三刀,摊成单块,折叠在一起,温油煎熟。 将炸猪排加蜂蜜炒。 蜂蜜的做法是将鲜姜去皮,切成细条。 将姜丝放入水中煮沸,取出姜丝,加入白糖,煮沸后加入焦糖和桂花,继续煮。 然后小火,将炸好的猪排叉入姜丝熬成的桂花糖浆中,与蜂蜜一起炒香。
串经过蜂蜜浸泡后呈淡黄色,酥脆甜香,吃时有姜味。 南城“南来顺”的姜汁焖猪排于1997年被评为“北京名小吃”,同年荣获“中华名小吃”称号。
还有一种咸猪排,是用面粉、苏打和盐制成的,也是油炸的。 做法与姜汁猪排相同,不同的是它不加蜂蜜,具有酥脆、微咸的特点。 喜欢喝酒的人经常用咸猪排来佐餐和喝酒。
据《天桥小吃》作者张慈禧先生介绍:“老天桥里有一些店铺,专门卖小油炸食品,比如炸的猪排,面条不够饱满,都是用草纸包装的。”上面有红色商标,是过年礼物的香蒲包,也是小孩子的玩具。 古人也有诗赞叹这种小炒食品:“皆是手工制作,具体细节略令小儿欢喜,锦盒、蒲包,纹饰精良,精妙绝伦。”真是一个奇迹。” 以前天桥就有卖这样的小零食。 吃油炸食品的还大喊:“买一包,备用一包,江西拉莱,拉钦辣椒。叔叔吃了会摔倒,官员会摔倒,瘸子会瘸腰。大麻花,剁碎的叉子,十种东西锦花,一大包炸牛排叉子。” 孩子一听,很喜欢,就买了。
5 牛油炸糕
酥油煎饼是北京小吃中的一个营养丰富的小吃品种。 它采用优质面粉为原料。 首先将适量的水烧开。 水烧开后,用小火。 将面粉倒入锅中,快速搅拌,直至面团变成灰白色。 不再粘手时,取出晾干一会儿,就可以做热面条了。 。 白砂糖用水溶解,香草粉用水溶解,在碗中混合适量鸡蛋液,分几次加入热面条中,最后一次加入奶油、糖水、香草粉水,并揉匀。
锅里倒入花生油或者生菜油,或者黄油。 但不建议使用大豆油或芝麻油,因为后两种油很容易抵消奶油味。 用大火烧至冒烟后,改用小火。 此时将面团揉匀,将500克面团分成40个均匀的面团。 锅前用手将饼压成圆饼,一张一张放入油中。 当蛋糕膨胀成球状并变成金黄色时,取出,滚上糖即可食用。
黄油煎饼呈圆形,外脆里嫩。 其味道浓郁、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。 除了黄油炸糕外,还有黄米粉炸糕和糯米粉炸糕(用水磨的,质量最好)。 面条应与水混合,然后发酵。 面团不宜太硬,适当揉入少许碱。 。 制作时,抓一块50-60克左右的面条,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洞,包上豆沙馅,密封严实,放入袋中,用温油煎至金黄色。 这种炸糕外脆内嫩,香甜可口,深受人们喜爱。
还有一种炸糕配热面。 水烧开后,倒入面粉,搅拌均匀。 面条热后,将其从锅中取出,切成大块。 将它们摊开冷却。 加入酵母面团和适量碱面。 将它们揉匀,然后切成小块。 和成糊状,压扁,包上红糖、桂花、面粉做的馅,温油煎熟。 这种炸糕外酥里嫩,易于消化。
6 蜂蜜麻花(又称糖耳)
蜜麻花是北京常见的小吃,又名糖耳,因成型后酷似人耳而得名。 古诗曰:“耳何以食?常与友带蜜麻花,忙时欲问谁家好。指指眼前某二帕。” ” 他还指出:“唐二的蜂蜜麻花是为了清真教义。” 调理食品的原料只有砂糖、面粉和小糖等,小糖俗称稀。
前人已经把蜜麻花的原料解释得很清楚了。 不过,它所用的面团必须和发酵面并涂上碱,并在另一块面团上撒上红糖。 制作时,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两份。 擀完一块后,将红糖和面团铺在上面,然后再擀另一块。 将一块发酵面团铺在红糖面上,这样就形成了第二层发酵面团和一层糖面。 用刀切成5厘米左右的条,将条的一侧削成斜面形状,将薄边和厚边合在一起,然后切成重约40克的小块。 在小片的中间切一个切口,然后打开,将薄的一面翻进去,将厚的一面对折,形成耳朵形的毛坯。 将花生油烧至50%热,将面团分批煎至金黄色时取出,沥干所有油,趁热放入温热的焦糖中浸泡一分钟,称出蜂蜜,浸泡后放入放在盘子里,让它在里面冷却。 需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炒透,否则炒不透,蜂蜜也泡不透,品质较差。
蜜麻花具有闪亮的棕色黄油质感,口感湿润柔软,香甜可口。 南城南来顺酒家的蜂蜜麻花,一年四季都在制作。 品质稳定,主要是碱添加得当,没有酸味,炒透,蜜吃均匀,达到松软湿润的品质要求。 1997年被评为“北京名小吃”、“中华名小吃”。
与蜂蜜麻花类似,还有蜂蜜格栅。 原料与蜜麻花一模一样,只是形状不同。 将其卷成三层,中间垂直划线,油炸,然后涂蜜。 此外还有干糖麻花、干芙蓉糖等。 干糖麻花不如蜂蜜,干芙蓉糖不如蜂蜜。 相反,它们是用一层与煮熟的面条和白糖混合的糖粉卷起来的。 它们还甜、脆、脆。
7 油茶
油茶是北京地区很好的滋补小吃。 其做法是将面粉放入锅中煎至黄色,再将火麻仁煎至棕色即可。 加入桂花和牛骨髓油,拌匀,然后将揉匀的面茶放在上面。 在碗中加入糖并煮沸水,制成糊状。 油茶味道甘甜,可作为早餐或午餐。 它很受人们的欢迎。
面茶是北京的一种小吃,一般在下午出售。 有诗曰:“梦醒时,热面茶中,必加干姜芝麻酱。”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。 吃饭时不使用筷子、勺子等餐具。 相反,你用一只手拿着碗,沿着碗的边缘打圈喝。 不是老北京人的人可能吃不了这样的饭。 为什么要这样吃? 这与品尝面茶的味道有关。
8个蒸粽子
面条、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,深受群众喜爱。 但其制作却相当麻烦。 预先将明矾、碱、红糖、糖桂花放入盆中,用温水溶解,然后倒入面粉,搅拌均匀。 拌匀后,卷成长条,盘起片刻,然后切成每份40克的小份。
将芝麻与开水混合,将混合物与芝麻粘在一起,卷成10厘米长的条码放在盘子上,码成3至4层,然后摊开。 煮好后,拿起两根小绳,用手将其打成两根均匀的长绳。 将两端来回折叠成八根绳子。 将两端捏在一起,形成两端尖、中间大的枣核或扇形。 用煎至熟即可。 煎炸时,将锅内的花生油加热至50%热度。 握住饺子的尖头,将其放入油锅中,来回摆动以定型。 待饺子稍硬后,将整个饺子放入油中煎至变成棕色。 包子色泽棕黄,口感酥脆,香甜可口。
9 萨其玛
萨其玛是满族著名的糕点。 据民间传说,是一位满族将军传承下来的。 因为狩猎方便,携带方便,所以制作了这种糕点。 原料是用鸡蛋和白面粉制成的细条,用油炸熟,然后与蜂蜜、糖、瓜子混合,形成金黄的糕条。 糕面铺满青红丝,味道香甜可口。
10个对焦圈
焦欢,北京小吃,男女老少都喜爱。 酥脆油腻的味道真是让人吃不够。 北京人吃烧饼时常喜欢吃烧环。 喝豆汁时还吃烧焦的圈。 焦秋是一种古老的食品,制作难度较大。 由于劳动效率太低,大多数餐馆都不愿意做,所以经常缺货一段时间。 说起炸甜圈,北京人人都知道“炸甜圈大王”,他就是“南来顺”已故员工。 他的技艺非常人可比。 炸圈都是棕色的,大小适中。 它们特别香、脆、脆。 当放在桌子上时,它们一碰就会碎成碎片,并且不会感到坚硬。 。
制作聚焦环需要用温水溶解盐、碱和少许明矾。 加水并混合面粉,形成面团。 然后用手反复按压、揉捏面团。 揉匀后放在案板上饧3小时。 然后将面团压扁,用刀切开。 切成5厘米宽的条,将面团放在案板上,一手握住一端,另一只手握住面团的另一端,擀成扁片,厚约6厘米,用刀将面团切成4厘米宽的材料(一般是50克面条切成14小块),将每两种材料叠在一起,用小煎刀在中间划一刀,两侧不能切穿,将它们稍微连接起来,当油50%热时,用手握住原料,将焦环底座的一端放入油锅中,然后用筷子从中间打开,做成手镯形状。 盛好后翻面煎至颜色变红即可。 锅里的油去掉,就成了酥脆的焦圈。
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,据说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:“纤手数次磨成玉,青油煎成嫩黄。当夜色降临时,来了,春眠不重,佳人金裹。” 明朝李时珍。 《本草纲目·骨部》也记载:“人食盐少时,将绳绞成环状,煎着吃。” 烧焦的环可保存十天半,品质不变,酥脆如初,酥脆无皮。 ,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喜爱的食物。
11糖火
北京最有名的就是大顺斋的糖火。 烤出来的糖味道浓甜,松软不粘,适合老年人食用。
12 蟾蜍吐蜜(又名豆沙芝麻糕)
豆沙烧饼是北京小吃中常见的品种。 因内馅为豆沙而得名。 在烘烤过程中,芝麻糕的侧面有一个自然的开口,豆馅被吐出来,挂在芝麻糕的侧面,所以人们形象地将这种芝麻糕称为蟾蜍吐蜜。
13 豌豆黄
北京春季和夏季的季节性美食。 原为民间小吃,后传入宫廷。 清冠豌豆黄采用优质白豌豆为原料。 成品色泽淡黄,细腻纯净,入口即化,味道香甜,清凉爽口。 慈禧以爱吃而闻名。 制作方法是将豌豆磨碎,去皮,洗净,煮沸,加糖炒,凝结,切块。 传统方法还嵌入红枣肉。 其中最著名的是仿山酒家做的。
其他北京特色菜品
01 炒肝
炒肝——主要原料是大肠和猪肝。 加醋可以消除鱼腥味。
02 炸羊肚
炒羊肚——去除羊膻味,火候刚刚好
03 臭豆腐
臭豆腐——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臭的豆腐……
04 豆汁
豆汁——味道怪怪的,无法形容
05 红豆糕
黄色的好像是因为豌豆糕有点甜,而红豆糕的味道刚刚好。
06 芥末堆
芥末堆,芥末的味道又浓又酸,让人流泪,感觉真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