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茶食:江南茶文化中的双胞胎,上虞老街上的老字号糕点
传统茶点心丨在中国人心目中,茶点心是专门用来配茶的小零食,常被称为“点心”。周作人说,茶零食是南方人的一种休闲食品,是“不求饱的零食”。江南人把喝茶称为吃茶,因为除了茶之外,还有茶和与之相配的食物。茶与茶与食物犹如双胞胎,所以饮茶者喜爱、关注。
随着时代的变迁,不同地区的茶和食物也因风俗习惯和喜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上虞地区传统茶小吃分为酥皮、糖皮、混合酥皮等几十种款式。在上虞老县城丰汇,许多南货老字号常做这种糕点,并代代相传。
倪老街上的老店
初到丰汇,乍一看只是普通的绍兴水乡风光。在江元平的描述下,我对这座古镇的认识不断发生着变化。
丰汇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。早在唐代就为上虞县城。老街旁的那座古桥叫九狮桥,“建于元代,至今仍很完整”。姜元平说道。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老凤汇……此时,店外那条长长的老街上空无一人。
让我们回到过去。民国时期,甚至在抗战时期,丰汇作为上虞的老县城,一直都是一个极其热闹的地方。 “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,各行各业都有几个老字号。”江元平的祖父经营着一家销售华南商品的老字号,名叫明兴泰。
“这家店一直都挺有名的,不仅是丰汇,整个上虞乃至余姚都知道。”作为当时南货店招揽顾客的主要手段,明兴泰的糕点制作技艺也远近闻名。如今,南货店早已不复存在,但糕点制作却在蒋家传承了下来。
响应号召,过坎坷的生活
蒋元平当知青已有八年了。用他的话说,他是在“响应号召”。这就是当时的大环境。 “家里有四个孩子,老大去种地,老二出去干活,没办法,我是老大。”就这样,17岁的蒋元平北上吉林,一呆就是8年。很难描述这种经历。
回来后,他代替母亲进入粮食管理所。他在那里待了几年,最终“响应号召”,成为第一批下岗工人之一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挫折太多了”。
江元平在粮食管理所工作时,父亲已经退休。无事可做的父亲“重操旧业”,每天做一小批糕点。 “我妈妈把它拿到市场去摆摊卖了,卖了一笔。”
生意做的不错,父亲就让江元平跟他学,“学点东西,以后说不定就能用得上。”后来下岗后,姜元平果然凭借当年学到的技术,“一点一点开始做,到目前为止还可以”。
坚守岁月,留住老味道
“我父亲说,做糕点是一份认真的工作。”江氏家族的几代人都有这样的执念。 “你以为你不吃别人吃与你无关,你要想一想,别人吃与你无关。”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,把它当作自己的食物。”
此外,它的技术也非常出色。 “只有你做出了好东西,人们才会认可你。”当时,姜元平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店里。 “首先,你要照顾好你的胃,吃饱。”关于老字号的传承,似乎离他有点遥远。
慢慢地,顾客的数量增加了。不仅来自镇上,还来自上虞、余姚、慈溪,甚至上海、杭州。来买的都是老顾客。 “他吃惯了,所以他想要这个。他吃了一遍又一遍,他说这个味道更适合你。”
说到这里,姜元平微微一笑。其他时候,他基本上都是一脸平静,没有任何表情。他话不多,只是静静地待在老街、老店里,顽强地与时间抗争,守护着一种叫做“传统”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