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博烧烤三件套带火城市,博山菜融合鲁菜特色,展现深厚文化底蕴
一根串子给一座城市带来了火。最近,淄博因“烤箱+饼干+蘸酱”烧烤三件套走红。很多人专门去淄博吃烧烤。其实,除了代表街头烟花的“小煎饼卷万物”之外,淄博还有很多美食,比如博山菜。博山菜作为鲁菜的一个重要分支,融合了鲁菜的优点。既具有传统鲁菜的咸、鲜、酥、嫩的味道,又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。
博山流传着一句民谚:“想吃好,就走遍博山;吃博山米,就走遍天下”。
博山古城位于山东中部孝妇河上游,三面环山。它不仅是江北著名的陶瓷、琉璃之都,“博山菜”也是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博山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特色。历史上,齐大化与山东文化在此交汇,从而造就了博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质。
博山历史悠久,800多年前就发展成为鲁中重镇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始设县制。博山最具特色的不仅是陶瓷和琉璃,还有不断发展的饮食文化。
在博山,各大名店的主厨都曾出师,其渊源可追溯到北京玉膳坊、天津西饼店。苏、栾、王、李、冯等名厨世家均有直系后裔,有的已传至五、六代。这些出身世家的名厨,在红白菜肴、刀口汤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技艺和专长,被后人视为宗法。
清末以来,博山出现了双胜居、聚乐村、一品居等知名酒楼。他们之所以闻名于世,是因为他们有名厨,各有各的拿手好戏,适应大家的意见,专攻自己的拿手菜。这些主厨大多敞开大门收学徒,自己创业。长期以来,双方交流互鉴,取长补短,使博山菜风味更加丰富。
博山人对饮食十分讲究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博山的“四四席”。即四个平盘、四排片、四个大片、四个饭菜,一共十六个菜。
“入境时询问风俗,入境时询问禁忌。”博山的“四四座”最讲究的是八仙桌,八人坐在漆木扶手椅上,面对面,成双成对,宾主有序,可见客人来自哪里。四面八方的寓意组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四红四喜的吉祥数字。 “四四席”中,若坐七人,则称为“敞座”,若坐九人,则称为“角座”。座位和饮酒是宾主平分的,以正门或落地处为基准,正对面为上,桌上两人在左边。宴席上供应整鸡、整鸭、整鱼时,不得向主人或客人献鸡头、鸭尾、鱼刺。
博山菜除了四大拼盘外,还有炒、炸、炒、蒸、清蒸、红烧等组合。 “四四席”菜肴搭配合理,既能饱腹,又有益健康。
博山菜非常注重上菜的顺序和内容。位居榜首的是婚宴中的“官宾席”,俗话说“油宾席”。每道菜都配有相应的饮料。例如,以上四种干果搭配茶,以上四种小吃搭配杏仁茶,以上四种鲜果搭配红酒。新的穿上,旧的撤掉,只留下四个干果和四个平板,一直保留着,供主客喝酒前缓冲一下肚子,防止空腹喝酒时的不适。桌子收拾干净,酒倒满后,大件的菜品就开始上桌了。
在博山,第一道菜是最大的菜品,标志着宴会的水平。例如,如果第一道菜是海参,那就是海参宴。第一个大菜之后是第一排菜,大多是热菜,整桌的菜都是按顺序上的。 “四四宴”中,大件菜品占总餐费的一半,第一道菜占大菜费的一半;第一项占全餐费用的一半;四个平板和四个米饭只占了全部餐费。 20%。
“先人参,后鱼”。在博山,宴会时习惯将鱼、甜品和蔬菜放在最后。 “碎鱼汤”别具一格。不仅吃两条鱼,还有解酒、提神、调节食欲的功效。
博山的“四四席”按北方习俗“一冷二热三汤”上菜。除已确定的第一道菜外,其他大菜可根据情况进行更改,但更改后的菜品应尽量保持一致。宴会的主题很恰当。例如,婚宴上供应“八宝饭”,寓意“早生贵子”;生日宴席上“四喜肉丸”,寓意“吉祥、富贵、长寿”。乔迁宴席上,常摆上干糕,以代表新居的“凉糕”。家庭聚餐,有“全家福”这道菜;吃饭讲究“出门带饺子回家”。
博山人是吃货,吃的方式多种多样。博山最有名的是饺子,分为肉饺子、素饺子、海鲜饺子三大类。博山人最爱吃的素饺子,馅料是豆腐、粉条、虾米或海米,再加一点青菜。三鲜饺子馅里的肉要肥瘦比例适当,也可根据口味而定,并应搭配时令蔬菜。常用的蔬菜有白萝卜、芸豆、芹菜等。
博山饺子的制作独具特色。面团揉好后,用大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均匀薄的面团。为防止粘连,在擀好的面团上均匀撒上一些面粉,然后将大面团提起,折成10至10至15厘米宽的条状,一层层叠起来,然后用刀依次切割,形成相邻的正面-向下的梯形面团片。将每个面片切成上底约6厘米、下底约10厘米、高10厘米的梯形。这是博山饺子皮。饺子比馄饨大很多,外地人称其为“博山大馄饨”。
土地和水滋养着人们。在我看来,家乡的食物是最好吃的。来淄博、博山,一定要尝尝博山菜和“四四席”。
海量信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